从2002年的商品市场开始,当时作为中国期市的开山鼻祖常清教授曾经预测:在未来10年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期市会出现投资大家。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位值得大家尊重的投资人,虽然他本人行事低调,但我们还是应该记住这样一位与我们同时代的投资家———–徐王冠。
早在 90年代就进入了资本市场的徐王冠完完全全是从期货起家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在市场的海洋里其中经历了几番沉浮,但最终还是慢慢的浮出水面,他有着不一般的投资理念和不一般的投资胆识。

2008年的徐王冠在橡胶期货上选择了做多这种违反常规思路、违背市场调性的操作,当时2008年时橡胶的价格一路上涨,已经到达往期的价格高位,其实这种投资眼光已经超越了这个市场的大部分人的思维框架,这是一种战略投资行为。商品的行情在他的眼里已经从其他角度和高度去观察与审视了,因为出发点已经不仅仅是绝对价位的高与低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反复咀嚼基本面之后的大胆举措。
他是被称作为“东方犹太人”的浙商,20年前,如同很多浙商一样,他放弃教师行业下海经商。20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拥有了9家控股子公司,涉及房地产、能源、实业投资等多个领域。7年前,他的团队正式进驻苏州房地产市场,以国香园项目正式亮相,取得首战“大捷”。随后,他转战商业,开发了南门商业广场。2016年,他为苏州带来了独墅湖区域最大的商业综合体:80万方的双银国际金融城。
2008年似火的6月时节,浙江的期货投资大家徐王冠,能够在26000—27000元/吨之间,这个常人眼里的高位介入做多沪胶期货行情,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这个市场中大部分人的思维框架,这是一种战略投资行为,尽管我们现在还很难主观论证,其在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上的这种投资行为是否具有正确性,但是商品行情在他眼里肯定是从另外的角度与高度去观察去审视的,这是一种大师级别的投资行为,因为出发点已经不仅仅是绝对价位的高与低的问题,而是一个反复咀嚼基本面之后的大胆举措。 在这个行业中,值得去推崇、敬佩、人不多,过去的岁月,值得我们去尊重大师级的投资家几乎没有,无论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但是这两年,随着整个期货市场上,全球商品牛市进程的不断延续,这个更接近零和博弈的市场,已经出现了大师级的投资大家。
其实可以把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归结为四个主要层次。 期货投资,要经历三个过程才能逐渐升华,这就像金字塔一样,从底层到高层,比较的根本绝对不是资本的大小,而是投资理念以及其所去的的成就作为衡量的标志。
市场上将近八成人依然处于第一个层次,没有固定的技术分析方法,没有对基本面充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仅仅凭借盘中涨跌来进行无序交易的投资行为群体。这一个层次上的期货投资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第二个层次上的投资群体,靠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来对市场进行交易的投资行为,这一部分大多经历过一个比较长的从业经历或者投资经历,他们能够比较稳定的靠着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对所交易的商品有着自己的交易系统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准确率较高的投资,这一部分投资者或者期货从业者,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好一点常年稳定盈利,一般的稳定性差一点,但是也会经常从市场获得利润。这一部分占据大约20%左右的份额。
上述两个层次上的已经占据整个期货市场几乎全部的份额,另外第三以及第四个层次上的投资者可用凤毛麟角来概括,他们是利用期货真正起家的成功者。
第三个层次上的投资者,具有战略眼光与交易能力,通过依靠独特的交易优势, 例如套利,以及结合现货的价差套利,常年在期货市场运作相对较大份额的资本经常性利用自身现货优势来获得投资收益, 不断结合内外市场大规模套利或者机遇性的单边投机等期货运作,积累了重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资本,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实现了本质飞跃。 这一部分,占据这个市场份额非常至少,国内能够达到这个层次上期货投资者已经屈指可数。
第四个层次上,目前我们也许只看到了徐王冠的辉煌战绩,这位教师出身的中年人,早年就已经多次以小资本滚打于期货市场,但是始终难以成就气候,浙江尤其杭州丰厚的资本融资范围以及徐老师广阔的人脉关系,使其能够在近几年与浙系经纪公司形成战略联盟的发展之路。

徐王冠的投资理念已经完全超越了上述几个层次。 最后我想他对期货市场的理解,已经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去认识与思考的,技术不是问题,基本面不是问题,这一位中国期货市场上低调的投资大家是在交易一种信仰,是对商品牛市的信仰,不仅对一般的投资者而言甚至对拥有巨额资本的投资机构而言,都是是难以复制的一种模式。2007年大连大豆期货市场获得20亿以上的利润,其背后一方面是几年来对于牛市孜孜不倦的买入追求,同时其所秉承的长期持有不断移仓实现牛市巨额利润的追求,已经在经过前几年沉浸埋伏之后终于获得重要突破,一轮轰轰烈烈的大豆牛市成就了这位期货投资大家。
双银国际金融城,最大的败笔